10. Query Processing
Basics¶
如上图,一个查询需要大致经历以下步骤:
- parse and translate to relation algebra expression
- convert to execution plan with the help of statistics about data
- send to evaluation engine, which outputs the result
如下,左图是 parser and translator,左侧的比右侧的好;右图是 optimizer,对于每一个算子,我们选用不同的执行策略。
我们的目标就是:
- 学习每一种算子对应的常见算法
- 学会如何衡量(每一种算法的)查询代价
Measures of Query Cost¶
Cost contains many factors:
- disk access
- CPU
- even network communication
一般而言,disk access 是 predominant cost,而且也比较容易衡量
Disk Access¶
Disk access 分为三部分
- Number of seeks
- Number of block read
- Number of block written
不过,为简单起见,2、3 可以合并成 number of block transfer
Number of seeks 和 number of transfers 如下:
不难发现:
- \(t_S \gg t_T\)
- 不同的磁盘,\(\frac {t_S} {t_T}\) 也有所不同
- 我们忽略 CPU Cost,实际上只是为了近似,在真实场景中,还是需要考虑的
- 我们有时候会忽略最后一次写入磁盘操作,因为执行往往是流水线式的——上一条指令的结果,会直接传给下一条指令,而不写回磁盘
- 另外,我们的数据在执行树上面是流水线式地传递,因此下层的算子不必处理完所有数据,再一并上传,而是执行一个就上传一个
- 这样是不是可以避免内存用光,从而数据在磁盘和内存中反复倒腾
- 是不是有点像 Haskell 的 lazy evaluation(当然只是有点像而已)?
优化:可以通过将数据存到 buffer 中,来减少 disk I/O
- 不过可用的 buffer 并不是事先可知的,我们只能在运行时得知
- 依赖于其它的进程
- 我们一般都是用 worst case estimates
- 比如,可能数据已经存到了 buffer 中,但是 worse case 中并没有,因此也算一次 disk I/O
Operations¶
SELECT
operation¶
我们这里所谓的 SELECT
指的是 SELECT ... FROM <SOME TABLE> WHERE <SOME CONDS>
这样的语法。考虑的具体内容是”如何处理 <CONDS>
“。
Linear Scan¶
如图,如果没有 index 或者 optimizer 认为大部分 records 都会命中,那么就采用线性寻找:
- 最差情况:\(b_r * t_T + t_S\)
- 只需要一次寻道
- 之后就线性地读下去就好
- 如果查找任务是“某 primary key(或者其它的
UNIQUE
属性)上的等值查找”,那么只要找到了一个就可以了,因此,平均情况是:\(b_r / 2 * t_T + t_S\)
Using Primary Index on Key¶
如图:
- 因为在查找到 leaf node 之后,我们得到的结果只是指向真实数据的指针,因此,还需要再 seek+transfer 一次,也就是 \(h_i + 1\)
Using Primary Index on Non-Key¶
如图:
- 由于是 non-key,因此可能会有多个符合条件的 records
- 在找到第一个 record 之后,由于是 primary key,search key 在内存中是有序的,i.e. 相同的值会排在一起。因此我们只需要顺序查找就好
- 具体的 \(b\)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估计
Using Secondary Index on Key¶
只要是 key(或者更宽泛的说,只要是 UNIQUE
),查找起来就很快,因为是唯一的。
Using Secondary Index on Non-Key¶
Warning : This is damn expensive. 可能 more expensive than linear scan.
因为不唯一而且 records 的磁盘顺序和 index 的顺序不同,因此必须要在 index 的 leaf node 中存指向 records 的指针的列表。
因此:
- 对于列表中的每一项,我们都需要进行一次 seek+transfer
- 甚至,列表本身可能也一个 block 装不下
- 一般而言,在重复 records 很多的时候,\(n\) 是 predominant 的
Sorting¶
如果内存足够,直接读到内存再排就行了。
在内存不够的情况下,我们需要通过所谓外部排序的算法,来进行排序。
我们使用归并排序,将内存分为:
- 输入缓冲:\(N\) 块
- 输出缓冲:\(1\) 块
其中,缓冲的块,大小一般是硬盘块的 \(b_b\) 倍。
首先,我们将待排序数据以 \(mem\_size\) 为单位读入,在内存中以快排等原地算法排好序之后,在放入硬盘。
- 我们称其为 sorted block
然后,对于 input buffer block,我们对应一个 sorted block;每一个这样对应的 sorted block,我们将其分成以 \(buffer\_block\_size\) 大小的块,然后逐词将每一块写入对应的 input buffer block,并进行归并
- 如果 output buffer 满了,就将 buffer 写入 output 的位置,并(逻辑上)清空 buffer【实际上是将指针重新指向 buffer 的开头】
- 如果某一个 input buffer(逻辑上)空了,就将对应 sorted block 的下一个 buffer_block_size 大小的数据写入该 input buffer
注意:如果增加 buffer block 的大小,那么就会减少归并的段数,从而可能需要增加归并的次数。
Cost Analysis: Simple Version¶
我们假设
- 可用的内存为 \(M\) (blocks)
- 待排序数据为 \(b_r\) (blocks)
- 单位为 disk block
- buffer block size = disk block size。
那么,total number of runs: \(\lceil b_r / M \rceil\)。也就是生成的 sorted block 的个数。
然后,我们需要进行 \(\lceil \log_{M-1} (b_r / M) \rceil\) 次 merge procedure。
- 因为内存中有 \(M\) 个 buffer block,而 1 个作为输出,\(M-1\) 个作为输入
因此,对于 block transfer:
- Initial sort: \(2b_r\)
- 对于每一个硬盘上的块,读取一次到内存,然后写入一次到硬盘
- Merge Procedure: \(2 b_r \lceil \log_{M-1} (b_r / M) \rceil\)
- 对于每一次 merge procedure,都需要把所有的块读到内存里,然后排序好了再写回硬盘上
- 因此,in total,\(2 b_r \lceil \log_{M-1} (b_r / M) \rceil + 2b_r\)
- 如果该 sort 位于流水线的话,那么最后一次写操作就不算,总计就是 \(b_r (2\lceil \log_{M-1} (b_r / M) \rceil + 1)\)
对于 block seek:
- Initial sort: \(2\lceil b_r / M \rceil\)
- e.g. 第一次读取硬盘待排序数据到内存的时候,先 seek 到 \(0\)-th block,然后一直顺序读到 \(M-1\)-th block。然后,排好序之后,再 seek 到 \(0\)-th block,然后一直顺序写到 \(M-1\)-th block。而这行为需要重复 \(2\lceil b_r / M \rceil\) 次
- Merge Procedure: \(2b_r \lceil \log_{M-1} (b_r / M) \rceil\)
- 我们需要总共读入、写出 \(b_r\) blocks。虽然写入的块是连续的,读取的块也是连续的,但是读取和写入的块并不在一起。因此最坏是可以有 \(2b_r \lceil \log_{M-1} (b_r / M) \rceil\) 那么多次的 seek。
- 因此,in total,\(2 b_r \lceil \log_{M-1} (b_r / M) \rceil + 2\lceil b_r / M \rceil\)
- 如果该 sort 位于流水线的话,那么最后一次写操作时的 seek 就不算,总计就是 \(b_r (2\lceil \log_{M-1} (b_r / M) \rceil - 1) + 2\lceil b_r / M \rceil\)
Cost Analysis: Advanced Version¶
我们假设
- 可用的内存为 \(M\) (blocks)
- 待排序数据为 \(b_r\) (blocks)
- 单位为 disk block
- buffer block size = \(b_b\)
- i.e. buffer block 可以任意大
那么,total number of runs: \(\lceil b_r / M \rceil\)。也就是生成的 sorted block 的个数。
然后,我们需要进行 \(\lceil \log_{\lfloor M / b_b\rfloor -1} (b_r / M) \rceil\) 次 merge procedure。
- 因为内存中有 \(M\) 个 buffer block,而 1 个作为输出,\(M-1\) 个作为输入
因此,对于 block transfer:
- Initial sort: \(2b_r\)
- 对于每一个硬盘上的块,读取一次到内存,然后写入一次到硬盘
- Merge Procedure: \(2 b_r \lceil \log_{\lfloor M / b_b\rfloor -1} (b_r / M) \rceil\) (increased compared to simple version)
- 对于每一次 merge procedure,都需要把所有的块读到内存里,然后排序好了再写回硬盘上
- 因此,in total,\(2 b_r \lceil \log_{\lfloor M / b_b\rfloor -1} (b_r / M) \rceil + 2b_r\)
- 如果该 sort 位于流水线的话,那么最后一次写操作就不算,总计就是 \(b_r (2\lceil \log_{\lfloor M / b_b\rfloor -1} (b_r / M) \rceil + 1)\)
不难发现:block transfer 的次数,随着 \(b_b\) 的增加而增加,根本原因是因为需要更多轮才能完成了。
对于 block seek:
- Initial sort: \(2\lceil b_r / M \rceil\)
- e.g. 第一次读取硬盘待排序数据到内存的时候,先 seek 到 \(0\)-th block,然后一直顺序读到 \(M-1\)-th block。然后,排好序之后,再 seek 到 \(0\)-th block,然后一直顺序写到 \(M-1\)-th block。而这行为需要重复 \(2\lceil b_r / M \rceil\) 次
- Merge Procedure: \(2 \lceil b_r / b_b \rceil \lceil \lceil \log_{\lfloor M / b_b\rfloor -1} (b_r / M) \rceil\) (decreased compared to simple version)
- 我们需要总共读入、写出 \(b_r\) buffer blocks (that is made up of consecutive disk blocks)。
- 虽然写入的块是连续的,读取的块也是连续的,但是读取和写入的 buffer 块并不在一起。因此最坏是可以有 \(2 \lceil b_r / b_b \rceil \lceil \log_{\lfloor M / b_b\rfloor -1} (b_r / M) \rceil\) 那么多次的 seek
- 因此,in total,\(2 \lceil b_r / b_b \rceil \lceil \log_{\lfloor M / b_b\rfloor -1} (b_r / M) \rceil + 2\lceil b_r / M \rceil\)
- 如果该 sort 位于流水线的话,那么最后一次写操作时的 seek 就不算,总计就是 \(2 \lceil b_r / b_b \rceil \lceil \log_{\lfloor M / b_b\rfloor -1} (b_r / M) \rceil + \lceil b_r / M \rceil\)
不难发现:block seek 的次数,随着 \(b_b\) 的增加而减少,根本原因是因为每一次是成批量地写入和读取连续的 disk block。
JOIN
operation¶
注意:由于在流水线上,我们并不需要将结果写回文件(硬盘),
Nested-Loop Join¶
如上图,使用双重循环来 join 两个 tables,分为 outer 和 inner。Inner 的每一块需要被反复访问,而 outer 的每一块只需要被访问一次。
因此,estimated worst cost 是(\(n_r = \# \text{ of records in r}\)):
-
block transfer: \(n_r * b_s + b_r\)
- 对于每一个 record of r,都需要完整地访问所有 \(b_s\) 的 block,因此是 \(n_r * b_s\)
- 而 \(b_r\) 的每一个 block 只需要被访问一次,因此就是 \(b_r\)
-
block seek: \(n_r + b_r\)
- 对于每一个 record of r,都需要完整地访问所有 \(b_s\) 的 block。在访问之前需要 seek 一次,因此是 \(n_r\)
- 而每一次内循环结束之后,此时磁盘读写头在 \(s\) 的最后一块处。因此,如果下一个 record of r 不在内存中,则需要通过 seek 来移动到下一个 record of r 所在 block 开始处。
- 总共 \(b_r\) 次
不难看出:小关系适合做内层循环。
Optimization: Per-Block Loop¶
我们这里使用了四重循环,其中,里面两重都是关于内存的循环,因此不用考虑。我们这里只考虑外面两重循环。
如图,我们可以直接写出 estimated worst cost:
-
block transfer: \(b_r * b_s + b_r\)
-
block seek: \(2b_r\)
不难发现,就相当于把 nested-loop join estimation 中的所有 \(n_r\) 替换成了 \(b_r\)。同时,仍然是小关系适合做外层循环。
Advanced Analysis: Sufficient Memory¶
当然,不管哪一种情形,best case scenario 下,当内存足够大,我们直接将所有都读进去即可。也就是:
-
block transfer: \(b_s + b_r\)
-
block seek: \(2\)
Advanced Analysis: Memory with the Size of \(M\) (blocks)¶
如果内存中空闲的 memory 有 \(M\) 个,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上图中的策略。
为什么 r 用了 M-2 个(i.e. 能用的都用了)呢?我们可以分析一波(假设 r 不是 M-2 且 s 不是 1,而是 \(m_r, m_s\)):
由此,\(m_r\) 越大越好,由于需要留下一块做 output buffer,留一块做 s buffer,因此只有 \(M-2\) 块给了 r。
假如 \(b_r > M-2\),此时的 cost 就是:
- Transfer cost: \(\lceil \frac {b_r} {M-2}\rceil b_s + b_r\)
- Seek cost: \(2 \lceil \frac {b_r} {M-2} \rceil\)
如果 \(b_r \leq M-2\),那么就等价于内存足够大时的情形:
-
Transfer cost: \(b_s + b_r\)
-
Seek cost: \(2\)
Indexed Nested-Loop Join¶
要求:
- join 是 natural join
- inner loop 有 index
步骤很简单,就是对于每一个外层的 record,都通过(B+ 树)索引来搜索对应的内层 record,然后将结果合并并输出。
Cost:
- Transfer: \(b_r + n_r * c_{transfer}\)
- where c is the transfer time of
- Seek: \(b_r + n_r * c_{seek}\)
Merge Join¶
步骤很简单,就是将公共部分已经排好序的两个 table,根据顺序来逐词比较+join
假设已经排好序(如果没有排号的话,可以先使用外部排序排一下),而且 buffer memory size 为 M pages,那么:
- 总共需要 \(b_r + b_s\) 次的 block transfer
- 很简单,最差情况下需要读取两侧的所有数据
- 需要 \(\lceil \frac {b_r} {x_r} \rceil + \lceil \frac {b_s} {x_s} \rceil\)
- 一共需要从 disk 中读取 \(\lceil \frac {b_r} {x_r} \rceil + \lceil \frac {b_s} {x_s} \rceil\) 次,而每一次读取 r/s 的时候,如果之前读取的是 s/r,那么就就要进行 seek。按照 worse case 估计的话,那就必须会进行一次 seek
又因为 \(x_r + x_s = M\),我们不妨将 \(\lceil\dots\rceil\) 去掉,那么就是: $$ \mathop{\arg\min}_{x_r, x_s} \frac {b_r} {x_r} + \frac {b_s} {x_s}, \text{ s.t. } x_r + x_s = M $$ 由于 \(\frac {b_r} {x_r} + \frac {b_s} {x_s} = \frac 1 M (\frac {b_r} {x_r} + \frac {b_s} {x_s})(x_r + x_s) = \frac 1 M (b_r + b_s + \frac {x_sb_r} {x_r} + \frac {x_rb_s} {x_s})\),因此: $$ \frac {x_sb_r} {x_r} = \frac {x_rb_s} {x_s} \iff x_r : x_s = \sqrt{b_r : b_s} $$ 因此: $$ x_r = \sqrt{b_r} * M / (\sqrt{b_r} + \sqrt{b_s}) \newline x_s = \sqrt{b_s} * M / (\sqrt{b_r} + \sqrt{b_s}) \newline $$ 在这种情况下,worse case seek 就 \(\approx \frac{(\sqrt{b_r} + \sqrt{b_s})^2} {M}\)。
Hyper Merge Join¶
对于未排序的,就要采用这样的步骤。
- Sort both relations on their join attribute (if not sorted)
- Merge the sorted relations to join them
在这种情况下,还需要考虑外部排序的代价。
还有另外一种情况:
- 其中一个有序(假设为 r)
- 另一个无序(假设为 s),但是 r 和 s 的公共部分有索引
- 自然是 secondary index
那么,我们可以就此进行 join:
- 首先,将 r 和两者公共部分的索引 join 起来
- 由于两者公共部分的索引在 B+ 树的叶子上,因此可以直接得到,而无需通过指针
- 同样地,由于在 B+ 树的叶子上,因此是有序的,可以直接使用 merge join
- 然后,将两者公共部分的索引的指针按照硬盘地址排个序
- 通过排序,我们可以以最少的 seek 次数,来得到最终结果
- 最后,根据排序结果依次访问
这样做,就是一次 merge,附加一次外部排序,最后再进行一次简单的取址操作。
Hash Join¶
Hash Join 的目的就是,将 s 分成尽量少的块,但是要保证每一个块均可以放进内存。
然后,我们就可以 r 这个大块跟 s 的这一小块进行 "nested loop"。不同的是,此时的 loop 可以
- 顺序读 r,不需要多次 seek
- 不用读 s,因为已经在内存里了
这样做,就类似于 nested-loop 内存足够大的情形。
而时间的主要开销,则是 build 时期。我们希望块尽量少,这样 build 时期的每个块的大小就会更大,seek 和 transfer 的次数就会更少。
- Build:选择两个输入 relation 中 cardinality 较小的一个(一般称其为 build relation),使用一个或一簇 hash 函数将其中的每一条记录的主键 key 值计算为一个 hash 值,然后根据 hash 值将该记录插入到一张表中,这张表就叫做 hash 表;
- Probe:选择另一个 cardinality 较大的 relation (一般称为 probe relation),针对其中的每一条记录,使用和 build 中相同的 hash 函数,计算出相应的 hash 值,然后根据 hash 值在 hash 表中寻找到需要比较的记录,一一比较,得到最终结果。
具体实现:
也就是说(假设 s 比 r 的 cardinality 要小):
- 通过一个粗糙的哈希函数,将 s 划分成 n 个 buckets
- 因为划分的时候,我们采用的方式是:将 s 逐一 load 进 in_bucket 中,然后对于每一个 attribute,通过哈希函数将其映射到 \(0 \sim n-1\),然后就放到第 n 个 bucket 中。当一个 block 满了/所有 attribute 都被划分之后,就将其装回硬盘。
- 因此,如果划分成 \(n\) 个 bucket,由于一个 bucket 至少要 1 个 block 那么大,因此 memory 就需要至少 \(n+1\) 个 block,1 个当作 in_bucket,n 个用于 index_buckets
- 因为划分的时候,我们采用的方式是:将 s 逐一 load 进 in_bucket 中,然后对于每一个 attribute,通过哈希函数将其映射到 \(0 \sim n-1\),然后就放到第 n 个 bucket 中。当一个 block 满了/所有 attribute 都被划分之后,就将其装回硬盘。
- 对于 r 进行同样的划分
- 然后,对于第 i 个 r 和 s 的bucket
- 我们首先在 \(s_i\) 上建立一个 in-memory hashing index
- 所用哈希函数必须与之前的粗糙哈希函数不同
- 由于是 in-memory 的,因此 \(s_i\) 必须能够被完全装到 memory 中(而且还要留下一个 in_block 用于装 \(r_i\))
- 因此,必须有 \(t_{s_i} \leq M - 1\)。我们可以假定 \(t_{s_i} \leq f * \lceil \frac {t_s} {n} \rceil\),\(f\) 是因为哈希函数一般无法划分非常均匀
- 然后,从 disk 中,一条一条读取 \(r_i\) 的 record,并通过 hashing index 查找 \(s_i\) 中对应的 records。匹配并输出。
- 我们首先在 \(s_i\) 上建立一个 in-memory hashing index
因此,cost 就是三大部分:
- 划分 s 和 r 的 buckets
- 建立 (in-memory) hash index
- 从 disk 中读取 \(r_i\)
- 查找索引和比较的过程被忽略,因为是 in-memory 的,耗时很少
不难发现,如果需要保证一次 hash 就足够,那么就需要: $$ f * \lceil \frac {t_s} {n} \rceil \leq M - 1, n \leq M - 1 $$ 也就是:\(M \gtrapprox \sqrt{f * t_s}\)。
比如说:如果我们有 12 MB 的内存,块大小是一如既往的 4 KB,那么我们就有 \(M = 3 \text{ K}\),从而 \(t_s \lessapprox \frac {M^2} {f} = 9 \text{ M} / 1.2 =7.5 \text{ G blocks} = 30 \text{ GB}\)。我们可以使用 12 MB 的内存,在避免 recursive hash 的情况下,处理高达 30GB 的 table。
Recursive Hash Join¶
如果一次哈希无法完成 in-memory,那么就两次(第二次与第一次的 hash function 应该不同);两次不行,就三次;……。
具体来说,就是通过多次的 hash,将大块分成 M-1 个小块(但是这小块仍然比内存更大),然后再将小块继续用不同的 hash 函数分下去,so on and so forth,直至小块足够小为止。
Cost¶
注意:
- 我们这里暂时不考虑 (in-memory) hash index,而采用原始的顺序搜索。
- 对于 \(r, s\) 而言,哈希划分之后的数据占用的 block,最多可能比 \(b_r, b_s\) 多出 \(n_h\) 个 blocks,因为每一个 hash index 的最后的一个 block 可能是不满的
- 因此,r 哈希之后,最多可能有 \(b_r + n_h\) 个 blocks;s 哈希之后,最多可能有 \(b_s + n_h\) 个 blocks
如上图所示:
- 在划分 s 和 r 的阶段,需要
- \((b_r + b_s) + ((b_r + n_h) + (b_s + n_h)) = 2(b_r + b_s) + 2n_h\) 次的 block transfer,目的是将 \(r, s\) 的所有数据先加载进内存,然后再写到对应的 block[index],如果 block[index] 满了,就写回硬盘
- \(2(\lceil b_r / b_b \rceil + \lceil b_s / b_b \rceil)\) 次的 seek,其中 \(b_b\) 就是分配给每一个 in_bucket 以及 index_buckets 的 block 大小。
- 这是因为,每一个 bucket 满了之后,就必须装回硬盘,这就是一次 seek;然后 in_bucket 空了之后,又要从硬盘中读取,这又是一次 seek。
- 将每一个 \(s_i, r_i\) 读入内存
- 需要 \(((b_r + n_h) + (b_s + n_h)) = (b_r + b_s) + 2n_h\) 次 block transfer
- \(2 n_h\) 次 seek,先 seek \(s_i\) 的开头,全部读入内存之后,就去 seek \(r_i\) 的开头
- 由于 \(s_i, r_i\) 均是 read sequentially,因此只需要各 seek 一次
- 这个阶段和 nested-loop 内存足够大的情况是类似的
一共需要
- Block transfer: \(3(b_r + b_s) + 4n_h\)
- Block seek: \(2(\lceil b_r / b_b \rceil + \lceil b_s / b_b \rceil) + 2 n_h\)
Appendix¶
Extendible Hashing¶
设计思想:
- 我们难以实现预计需要多少个 hash block。如果采用静态的方法,就会导致
- 要么 hash block 太多,空间大大的浪费
- 要了 hash block 太少,导致一个 block 存不下,还要用链表(多个 block),导致 transfer time 大大增加,查找效率低
- 我们动态调整 hash block,使得一个 block 只有在放满了,才会 split
- 从而使得空间尽量节省
- 同时每一个 hash index (尽量)只占用一个 block
- 我们之后会说到必须占用多个 blocks,使用链表的情况
在哪里用?¶
首先明确这是一种【存数据】的方法。比如有100个文件,有方法的找肯定比一个一个找要快。聪明的前辈们想出很多方法,有二分法,B-Tree,Hash等等。这些方法也被叫做“索引”(Index)。
重要概念¶
Extensible Hashing 有三个重要的变量:
- 每一个 bucket 的最大容量
- 全局深度
- 索引用了多长的二进制串
- 局部深度
- 某一个 bucket 用了多长的二进制串
其中,前两个是全局的,第三个是每个 bucket 各自拥有的。
怎么用?¶
我们通过某个 hashing 函数(往往是 mod 2k),将数据变成 hash。
从一个栗子入手。作为学校IT部门的打工人,领导要求我把7个部门的信息存起来,也就是7条记录(record)。
第一步:得到哈希值(hash value)。
如右栏所示。(什么是哈希不是这篇的重点,跳过)。通过哈希函数,我们会得到一个二进制数。之后我们会重点对这个二进制数进行操作。
第二步:先对可拓展哈希有个大概的概念。
主要明确三个概念:全局深度(global depth),局部深度(local depth)以及桶(bucket)。全局深度和局部深度我们之后会提。桶就是存记录(records)的地方,我可以往桶里放一条,两条,三条。但要规定好最多能装几条。这个例子里我们规定最多能装2条。在图里你能看到bucket 1只有两行。下图这个就是可拓展哈希的初始状态。
第三步:插入数据。
插入Comp.Sci和Finance这两条。现在还不涉及全局深度和局部深度的改变。两条新记录(record)就直接往里放就行。书上没有这个步骤的图,大家看下我临时编辑的图。
插入Music。这时一个桶的条数大于它的上限(2条),所以要开始分裂。如何分裂是根据哈希值(hash value)决定的。取哈希值第一位。哈希值是二进制数,第一位只有两种可能,0和1。Comp.Sci是1,Finance是1,Music是0。很简单的把是1的放在一个桶(bucket)里,是0的放在另一个桶(bucket)里。由于我们用了哈希值的第一位,所以全局深度(global depth)变成1。这里做一下全局深度和局部深度的区分。两个都表示用了几位哈希值。全局深度是所有记录要用到几位哈希值,局部深度是该桶里的记录用到几位哈希值。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是,有的哈希值用不到全局深度那么多位。我们会在后面的例子看到,现在这么说还比较抽象。
插入Physics。Physics的插入会让第二个桶产生溢出,所以要再次分裂。一位哈希值就不够用了,需取哈希值前两位,相应的全局深度变成2。第二个桶分裂成桶二和桶三。这时你会发现前两个指针(00和01)都指向了第一个桶。书上没具体说明原因。我给出的解释是:这样做节省内存。当一条新纪录(record)且哈希值开头为(0x,x可为0或者1),都可以被存入第一个桶而不导致溢出。所以桶一没有分裂的必要。只要我设置局部深度(local depth)为1,也就值只读哈希值第一位,就可以兼容所有第一位哈希值为0的记录,而不用考虑全局深度所说的前两位哈希值。个人认为这是可拓展哈希的精髓。
第四步:插入的数据无法用分裂解决。
可拓展哈希允许插入哈希值相同的记录。所以当插入三条哈希值一样的记录,一个桶就一定放不下(假设桶的容纳上限是两条)。就像图中所示,这种情况被叫做overflow,而解决方法是用指针指向overflow bucket,也就是人为增加桶。这种方式看上去不美,也暴露了可拓展哈希的局限性,但一个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确实无法确保永远的统一性,总是会需要“补丁”。实际应用中,可拓展哈希也不是最普遍的方法,更多则是B-Tree。